石油大跌,中國迎來重大利好
由于俄羅斯拒絕沙特進一步石油減產的建議,沙特打響了石油價格戰,大幅降低4月售往海外市場的原油價格,每桶價格下調6至8美元,折扣幅度創近20年來最大。
受這一消息的沖擊,國際油價更是出現“史詩級”暴跌,一度下跌近30%,創下1991年以來最大跌幅。
3月10日,沙特國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又宣布,要在1200萬桶/日的基礎上,再增產30萬桶/日,俄羅斯能源部長迅速做出回應,表示也有能力將日產量增加50萬桶,從而將原油產量達到1180萬桶/日。
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和第二大原油消費國。根據官方的數據,2019年,我國原油進口首次突破5億噸,達5.06億噸,同比增長9.5%。油價下跌無疑對中國形成重大利好。
1、改善國際收支平衡。原油是我國主要的進口商品之一,每年消耗我國許多外匯儲備。2019年,我國總進口額達2.07萬億美元,其中原油進口額占比為11.6%,中國進口原油均價高達64.97美元/桶。油價大幅下跌,有助于我國增加經常賬戶貿易盈利,改善國際收支平衡,從而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。
2、減少交通成本開支。國際油價下跌降低了我國進口原油的成本,對國內煉油廠商形成利好。相應地,居民日常出行和交通運輸業的用油成本也將顯著減少。
3、降低生產成本。原油是基礎能源產品,國際油價下跌,一系列以原油作為原料的工業生產原料成本也會降低,這將帶動相關產業鏈下游成本下降,有利于眾多行業節省經營成本,為疫情過后的經濟發展贏得條件。
經宇博智業測算,油價每下行10美元,中國社會將節省開支1070億元。還有國外機構估計過,油價每下跌10%,中國GDP增速將提高約0.15%??偠灾?,這將有助于釋放疫情帶來的經濟增長壓力,加速中國經濟早日恢復正常水平。